您好,欢迎访问河南精标标识有限公司官网!
行业资讯

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资讯

古代街上的广告招牌是什么样子?

作者:标识标牌厂家 发布时间:2025-08-29 16:06:37点击:

   “广告”一词直到近代才出现,但是各种宣传促销方式却一直存在,古代商人们也在为此绞尽脑汁。《水浒传》中武松在景阳冈酒家的门外,看到的“三碗不过冈”酒旗,就是古代象征性的招幌。这面小小的旗帜,是古人打广告、招揽顾客的绝佳武器。


图片
酒旗是文献所见最早的象征性招幌。酒旗是招幌中最具诗意的象征性标志,卖酒的酒家常常在门口高悬酒旗,以招徕顾客。酒旗在先秦称为“帜”或“表”,据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上》,称卖酒的酒旗标识为“帜”。

招牌是以门牌、门匾、门联等为经营标识的特定广告方式。店家用招牌,起源较早,在城市商业发展的宋代,就有了招牌。
图片

招牌是商业经营的门面,是商业信誉与经营特色的广告标识,商业经营者特别重视自己的招牌,挂起了招牌,也就竖起了责任形象。如清人王有光所说:“一切生理,皆有招牌,字迹端好,金漆装潢”。(《吴下谚联》卷一)招牌中,文字招牌最为广泛。文字招牌多为店名,酱菜园六必居、烤鸭店全聚德、山东菜馆东兴楼、京味菜庆和楼、火锅店东来顺、饭馆丰泽园等。这些店名一般为著名书法家或名人题写。
门联是店家经营理念与经营特色最直观的招牌。如一得阁创始人谢松岱自己书写一副藏头联语:“一艺足供天下用,得法多自古人书”,他将此联悬挂在店门。这门联至今有近170年历史了。

图片

招幌作为中国传统的广告艺术,与中国人的消费习惯、经营理念、品牌意识、商业信誉密切关联,是中国古代社会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无论是在熙熙攘攘的闹市,还是在偏远的乡野,人们都能通过店家的招幌找到需要的生活物品与生活服务。我们从招幌中不仅能感受到中国城乡生活的丰富多彩,也能从招幌的色彩与招牌的文字韵律中获得美的享受。更重要的是,从中触摸到厚重历史脉搏与生活温情,从而使城市人的乡愁与焦虑得到平抚与缓解。




相关标签: